田林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百色市所轄的一個縣,是廣西土地面積第一大縣。位于廣西西北部,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區(qū)。地處南貴昆經濟區(qū)中心,是滇、黔、桂三省區(qū)交界的商品集散地?h域總面積5577平方千米,轄5鎮(zhèn)5鄉(xiāng)4民族鄉(xiāng)165個行政村。田林縣常住人口為224828人。
田林有成為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導火索之一的震驚中外的“西林教案”(也稱馬神甫事件)遺址,大陽盤,周馬峽谷,平塘老狼洞,平山三穿洞、仙人洞、“桂西第一峰”岑王老山原始森林風景區(qū)等。各族群眾能歌善舞,“乖呀咧”曲調沁人心脾,壯族歌圩、三月三歌節(jié),瑤族的盤王節(jié)、銅鼓舞、扁擔舞、敬酒歌,漢族的山歌、嗩吶、八仙、哭嫁歌,苗、彝族的婚嫁習俗,以及平塘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、定安鎮(zhèn)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等,構成了田林獨特的人文景觀。
【行政區(qū)劃】
田林縣轄5個鎮(zhèn)、9個鄉(xiāng):
鎮(zhèn):樂里鎮(zhèn)、舊州鎮(zhèn)、定安鎮(zhèn)、六隆鎮(zhèn)、浪平鎮(zhèn)
鄉(xiāng):那比鄉(xiāng)、高龍鄉(xiāng)、百樂鄉(xiāng)、者苗鄉(xiāng)、平塘鄉(xiāng)、利周瑤族鄉(xiāng)、潞城瑤族鄉(xiāng)、八桂瑤族鄉(xiāng)、八渡瑤族鄉(xiāng)
【建置沿革】
秦時,東南部屬象郡,西北部屬夜郎部落,西南部屬句町部落。 漢時,東南部屬郁林郡廣郁縣,西南部屬群舸邴句町王國,西北部屬夜郎王國。 三國時期,東南部屬交州郁林郡,西南、西北部屬益州興古郡。 晉時,分屬廣州晉興郡、寧州興古郡句町縣。 南北朝時,分屬南寧州晉興郡廣郁縣、寧州西平郡句町縣。 隋時,分屬郁林郡宣化縣、南寧州總管府昆州統(tǒng)管。 唐時,東南部屬嶺南西道邕管田州如賴縣,西北部屬黔中道雙城州、盤州。 五代十國時,屬南漢,東南部屬田州,西北部屬大理。 宋時,屬廣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統(tǒng)管,分屬泗城州(羈縻州)、利州、路程州、上林峒。 元時,屬廣西行中書省兩江道,分屬田州路的利州、泗城州及來安路的路城(今潞城)州、上林峒、安隆峒。 明時,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右江道,分屬泗城州、上林長官司和安隆長官司。 清時,屬廣西省右江道泗城府,分屬西林縣、凌云縣和西隆州。 中華民國時期,1~23年(公元1911~1934年),隸屬廣西省,分屬西林、西隆、凌云3縣。24年冬,從西林縣劃出潞城、八桂、供央3個鄉(xiāng)及者苗鄉(xiāng)央邊村,西隆縣劃出舊州、南角2個鄉(xiāng),凌云縣劃出樂里、浪平、百平3個鄉(xiāng)共8個鄉(xiāng)置田西縣(四等縣),屬廣西第五(百色)行政區(qū),縣治在潞城圩。 解放后,初期仍置田西縣。1951年1月,凌云縣利周鄉(xiāng)劃入,屬第二區(qū)。1951年8月西林縣裁撤,將定安、八渡、高閣、者苗4個鄉(xiāng)劃歸田西縣,置田林縣,屬百色專區(qū)。1953年3月起屬桂西壯族自治區(qū)(后又稱州)。1958年3月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成立后屬百色專員公署。1969年屬百色地區(qū)。2002年開始屬百色市。
【地理環(huán)境】
地形地貌 縣地處廣西丘陵至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。東北有青龍山,西北側有金鐘山,南面有六韶山作外圍屏障。全境東北、西北、西南和中部較高。向東南、向北逐步傾斜。地貌類型縣境以山地為主,由土山(砂巖與頁巖)和石山兩類組成。 縣境范圍近似正方形,都是山地,無一處平原,有海拔2026.5米的“桂西屋脊”岑王老山,也有海拔200米的河谷低地,垂直高度差異明顯。整個地勢,東北、西北、西南及中部高,河水向西北、北和東南分流。石山集中在縣境東北部和西北部,多溶洞;其余為土山,山上林深草密;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0多座,層巒疊嶂,丘陵起伏。因地勢、日照、輻射、熱量、雨量的差異,形成溫暖、溫涼、高寒3個氣候區(qū)。全縣有“三最”:總面積5577平方千米,為自治區(qū)之最大。
水文特征 全縣河流全長866.3千米,河面寬30~100米,河床高2~6米,總流域面積5577平方千米,水面面積12388.48多公頃,多年平均流量57.14立方米每秒。河流多屬季節(jié)性溪河,水量的補給主要來自降水,年際變動大,豐水期流量與枯水期流量相差大。豐水年(澇年)常造成澇災,枯水年(旱年)往往出現(xiàn)旱災。土山區(qū)地表徑流多,巖溶地區(qū)地表徑流少。境內河流分為右江和南盤江兩大水系,有12條河流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。
氣候特征 全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。因處于低緯度,太陽輻射量較強,溫度較高,熱量豐富,雨量適中,氣候溫暖,大部分地區(qū)夏長冬短,霜期短,雨熱同季。但隨著海拔的升高,地貌的各異,氣候的地域性和季節(jié)性差異較大,形成許多不同的小氣候,為農林牧生產提供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。
【社會事業(yè)】
教育事業(yè) 田林有民辦幼兒園共71所,其中縣城民辦幼兒園14所,鄉(xiāng)鎮(zhèn)民辦園48所,村級民辦園9所(已休園4所),已經確定營利性民辦幼兒園20所,其余53所為非營利民辦幼兒園。田林有53所運營中的小學/中心校以及15所運營中的中學。
醫(yī)療衛(wèi)生 田林現(xiàn)有田林縣人民醫(yī)院、田林縣中醫(yī)醫(yī)院和田林縣婦幼保健院三所醫(yī)院和遍布各鄉(xiāng)鎮(zhèn)的衛(wèi)生院。
【交通運輸】
縣境內主要交通干線有324國道(盤縣-百色公路)、357國道和G78汕昆高速公路(隆百高速公路),其他道路有通往隆林各族自治縣、云南省的217省道和通往凌云縣、樂業(yè)縣的794縣道等。 324國道、G78汕昆高速公路:從百色市右江區(qū)汪甸瑤族鄉(xiāng)入境,途徑樂里鎮(zhèn)、潞城瑤族鄉(xiāng)、舊州鎮(zhèn)等,進入隆林縣沙梨鄉(xiāng); 357國道:從凌云縣朝里瑤族鄉(xiāng)入境,途徑利周瑤族鄉(xiāng)、樂里鎮(zhèn)、六隆鎮(zhèn)、八桂瑤族鄉(xiāng)、八渡瑤族鄉(xiāng)、定安鎮(zhèn)等,進入西林縣那勞鎮(zhèn); 217省道(舊州至那臘公路):接貴州省312省道,從貴州省冊亨縣八渡鎮(zhèn)經車渡入境,途徑舊州鎮(zhèn)、平塘鄉(xiāng)、隆林縣介廷鄉(xiāng)、田林縣那比鄉(xiāng)等,接云南省239省道進入云南省富寧縣阿用鄉(xiāng); 794縣道(樂業(yè)至河口公路):從凌云縣玉洪瑤族鄉(xiāng)入境,途徑浪平鄉(xiāng)、利周瑤族鄉(xiāng)、樂里鎮(zhèn)等。 2022年12月29日,廣西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(簡稱田西高速)正式通車。
【風景名勝】
鉗牙峽
“周馬峽”位于流經田林縣八桂瑤族鄉(xiāng)弄瓦村的馱娘江上,從六隆鎮(zhèn)的周馬屯上溯七八百米便到。又名“鴛鴦峽”,土名為“內鉗”。“鉗”,壯語意為“陡峭”,又因其最險處的江流一分為二,水窄約1米的右支稱“鉗布”(公),有礁石能通航;水寬達3米的左支稱“鉗牙”(母),可以通航。以水寬可以通航的一支為名,便叫“鉗牙峽”。峽長1.5千米,兩岸石壁削立,最高處離水面約360米,左岸即為云南省地界。枯水期,江面最寬處10多米,最窄處3米。
三穿洞
位于田林縣浪平鎮(zhèn)大保村,百樂河第三次潛流洞下,因而得名。洞口直徑約40米。洞分上下二洞。從洞外的麻青石階進入上洞。下洞也有木板梯通至上洞。上洞寬敞平坦,可容上萬人。又分明暗兩洞:明洞有“天窗”;暗洞曲折直桶山腹。1895年,在明洞修建云簾寺,有廟宇樓臺三座,暗洞有丁木佛數(shù)尊。
“西林教案”遺址
位于現(xiàn)田林縣定安鎮(zhèn),1852年起,法國侵略者派天主教神甫馬賴潛到田林縣定安鎮(zhèn)一帶,以傳教為名進行非法活動。馬賴等人目無官府,肆意橫行。1856年2月,西林縣知事張鳴風順應民心,依法將馬賴及其忠實信徒白小滿、曹貴(女)等三人在定安教場斬首示眾,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“西林教案”事件,也稱馬神甫事件。法國拿破侖三世以此為借口,與英國侵略者串通一氣,向中國發(fā)動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,并強迫清政府在西林縣城定安鎮(zhèn)建起規(guī)模較大的天主教堂,定安鎮(zhèn)從此成為法國傳教士宣傳洋教的一個據(jù)點。 鑒于“西林教案”曾經是近代中國人民反洋教斗爭高潮的前奏的特殊歷史意義,1994年自治區(qū)政府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。
馱娘峽
馱娘江,在云南省富寧縣剝隘鎮(zhèn)境內,地處云、桂兩。▍^(qū))交界。距富寧縣城102千米,距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百色市73千米。馱娘江左岸是一高大的原始巖林山,巖壁從江底直立千尺。此峽的兇險,清康熙五年,廣西西林縣知事王維淮在路經此峽時題《舟過鉗牙》,對之作了描繪,整段馱娘峽長約3千米。 馱娘江流域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為自然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。
岑王老山
岑王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地處云貴高原和廣西盆地接壤的斜坡地帶,是中國階梯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的過渡帶,地貌屬云貴高原外圍的桂西山原中山地形,主峰岑王老山海拔2062米,是百色最高峰桂西之巔,廣西第四高峰,地跨田林、凌云兩縣的利周、浪平、力洪、玉洪四個鄉(xiāng),東西長20.48千米,南北寬19.08千米,總面積18994公頃,距百色市80千米。保護區(qū)成立于一九五五年,2005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。
【歷史文化】
民歌 民歌分為傳統(tǒng)民歌和創(chuàng)作民歌兩種。傳統(tǒng)民歌廣泛存在于民間,一代傳一代,口傳心記;創(chuàng)作民歌系解放后見諸報刊的新民歌,多為七言四句。 壯族民歌宋代就有。父教子,母教女,老教少。一個傳歌,聽者甚眾,一傳十,十傳百,流傳廣泛,老少皆知,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。不論日常生活,走村串寨,趕街集會,敬席賀壽,生養(yǎng)死葬,褒貶形勢,都用歌來表達問候、愛憎、祝愿、尊敬;路遇,用歌代問;一個屯來了女的(或男的),晚上便去邀歌。盛大的歌節(jié)是“吼敢”(hueu gamj),即歌圩。不少青年男女在“吼敢”時認識而成夫妻,都是以歌為媒。這種婚姻,最能白頭偕老,永不離異。 壯族山歌由勞動人民口頭創(chuàng)作,經過漫長的歷史發(fā)展,其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了相 當高的水平。千百年來,壯歌經過不斷創(chuàng)造、潤色、提煉,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,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。
戲曲 田林縣的戲曲以北路壯劇為主。北路壯劇,即流行于廣西西北部壯語方言地區(qū)的壯劇,源于舊州鎮(zhèn)。 北路壯劇原叫“土戲”,誕生于乾隆三十年,起源于田林縣舊州鎮(zhèn)。它的形式經歷了八音班、八音坐唱、板凳戲、門口戲、地方戲、搭臺戲等階段。北路壯劇的音樂經過藝師的不斷改革,已有三十六聲腔。“正調”唱腔是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,由舊州山歌發(fā)展而成,調式穩(wěn)固明朗,旋律恬靜優(yōu)美,素來男女通用。北路壯劇的行當較齊全,主要有生、旦、武、丑四大行當。生角有小生、中生、文生、窮生、公子、老生;旦角有小旦、正旦、花旦、搖旦、彩旦;武角有武生、小生、老生、武旦;丑角有大丑、小丑等。壯劇用本地壯話演唱,不少民間諺語、俚語、格言膾炙人口,主要伴奏樂器馬骨胡是壯劇獨特的樂器。北路壯劇于2006年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田林還流行邕劇、粵劇、彩調、鬧燈等戲曲。
舞蹈 田林縣境內有春牛舞、銅鼓舞、盤王舞、花扇舞、花燈舞和八仙賀壽舞等多種舞蹈。
【地方特產】
八渡筍 八渡筍因以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八渡瑤族鄉(xiāng)為代表正宗產地而得名,作為八渡筍竹之夏筍,是田林縣歷史悠久的著名傳統(tǒng)特產。清代列為皇帝貢品。當時曾由西林縣籍的岑春煊(清朝寵官,太子少保后任兩廣總督)家族每年專人到八渡鄉(xiāng)博峨村采購送進京城。清道光年間,有廣東商人逆珠江而上至田林縣馱娘江一帶收購八渡筍、云木耳,經水路銷往東南亞各國。
食用菌 田林縣種植的食用菌質量優(yōu)良、朵大柄短,現(xiàn)年產量約137噸。田林縣比較有名的菌類主要是云木耳,云木耳簡稱云耳,是田林傳統(tǒng)的出口特產,產品朵大肉薄、晶亮透明,質量好,主要用于食用、藥用。各鄉(xiāng)(鎮(zhèn))均有出產,但沒有形成規(guī)模生產,主要為農戶零星栽培和野生。現(xiàn)云木耳的年產量約為10噸。
|